- 智驾已成为购车的重要因素,75名车主中46%将其列为购车前三因素,特斯拉和华为系用户对此尤为重视。
- 智能化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预计2024年将加速推进,2025年将面临监管压力,但技术进步将持续。
- Robotaxi的商业化成功将是智能化产业爆发的关键事件,投资者应关注相关企业的投资机会。
核心要点2
本报告通过对75名真实车主的访谈,分析了汽车智能化的购车动机和市场趋势。
主要结论如下: 1. 智能驾驶(智驾)已成为购车的前三大因素,23%的车主将其视为首要因素。
特斯拉和华为系品牌的车主中,智驾的关注度尤为显著。
2. 受访车主可分为三类关注智驾的群体:科技爱好者(30%)、长途通勤者(20%-30%)以及新手司机(22%)。
他们对智驾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缓解驾驶疲劳和提高安全性。
3. 各大品牌用户画像分析: - 特斯拉用户:科技爱好者,信任其智驾技术。
- 华为系用户:重视智驾性能,期待缓解疲劳。
- 小鹏用户:新手司机和务实用户,智驾功能逐步解锁。
- 理想用户:关注空间舒适性,智驾体验提升。
- 小米用户:颜值优先,智驾为附加选项。
- 比亚迪用户:务实型用户,智驾功能有则更好。
4. 智能化正处于“黎明前黑暗”阶段,预计2024年中至2025年初将加速发展,但因事故引发的舆情和监管将导致短期放缓。
到2025年底,城市NOA的渗透率预计将突破30%。
5. 智能化的真正爆发可能与Robotaxi的商业化成功密切相关,这将推动无人车需求的快速增长。
6. 投资建议:看好汽车智能化主线投资机会,关注算力、算法、数据闭环能力企业及未来参与Robotaxi运营的网约车平台和车企。
7. 风险提示:样本量有限可能导致数据偏差,城市NOA渗透率低于预期,汽车国内需求不足。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特斯拉 推荐理由:作为智驾技术的领先者,特斯拉的用户群体主要为科技爱好者,他们对智驾的信任度高,且认为其智驾系统是市场上最优秀的。
2. 华为(问界/智界ADS3.0) 推荐理由:用户关注智驾的同时也重视其他属性,尤其是对长途出行的需求,华为的智驾被认为是优秀的选择,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 小鹏汽车 推荐理由:小鹏的用户群体对新兴事物保持好奇心,愿意尝试新功能,且智驾能够有效缓解驾驶疲劳,适合新手司机和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
4. 理想汽车 推荐理由:用户关注家庭用车需求,智驾体验的快速进步推动了用户的积极使用,理想汽车在空间舒适性和智驾技术方面具备优势。
5. 小米SU7 推荐理由:用户对颜值和智驾的关注度较低,但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小米有潜力追赶市场。
6. 曹操出行、如祺出行、千里科技、滴滴等网约车平台 推荐理由:未来有望参与Robotaxi运营,这些平台在无人车商业化成功后将受益于市场需求的爆发。
7. 北汽、广汽、上汽等车企 推荐理由:未来有望在无人车代工及部分参与运营方面发挥作用,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8. 硬件企业(德赛、华阳、经纬等域控制器制造商;伯特利、耐世特等线控底盘制造商;星宇、福耀等智能车灯和玻璃制造商) 推荐理由:智能化产业链中的硬件企业将直接受益于智能化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
以上投资标的均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适合关注汽车智能化主线投资机会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