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到2025年,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渗透率将维持在5.0%,并在不同价格带和车型间呈现分化。
- 高价格带的EREV市场渗透率较高,SUV车型的EREV渗透率优于轿车,未来有望在低价格带SUV和高价格带轿车中进一步提升。
- 供给侧以理想、鸿蒙智行、零跑和深蓝为主流品牌,增程技术的热效率提升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趋势。
核心要点2汽车行业对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预计到2025年第一季度,EREV的总体渗透率将维持在5.0%,并呈现出价格带和车型(轿车/SUV)之间的分化。
未来几年,产品、技术和政策的共同推动将使EREV的渗透率持续上升,预计到2027年渗透率可能达到10%至15%。
在价格带方面,低价格带的EREV渗透率较低,而中高价格带的渗透率相对较高。
具体来看,到2025年第一季度,各价格带的EREV市场渗透率分别为:10-15万元2%,15-20万元6%,20-30万元12%,30-40万元16%,40万元以上31%。
低价格带用户更关注用车成本,而高价格带则在补能、空间和智能化方面具有优势。
车型方面,SUV的EREV渗透率较高,而轿车的渗透率较低。
预计到2025年,轿车增程渗透率仅为1%左右,而SUV增程渗透率将在8%-14%之间。
供给方面,主要品牌包括理想、鸿蒙智行、零跑和深蓝,理想和问界的增程产品以大型SUV为主,零跑和深蓝则布局中型和中大型SUV及轿车。
EREV的制造成本一般低于电动汽车,主要由于电池容量较小。
展望未来,可能会出现“大电池”趋势,预计30万元以上的增程车型续航应达到400公里以上。
增程技术将继续关注油电转化率和增程器热效率的提升。
风险提示包括乘用车价格战超预期、终端需求恢复低于预期以及增程车型推出节奏不及预期。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理想、鸿蒙智行、零跑、深蓝 推荐理由: 1. 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市场前景看好,预计2025年Q1渗透率达到5.0%,并在2027年可能达到10~15%。
2. EREV在不同价格带的渗透率存在显著差异,中高价格带的渗透率较高,符合消费者对用车成本和智能化需求的关注。
3. SUV车型的EREV渗透率相对较高,具有更好的市场匹配度,未来在低价格带SUV和高价格带轿车中可能进一步提升渗透率。
4. EREV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主要由于电池容量较小,且在同系车型中高价格带的销售表现通常优于低价格带。
5. 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将推动EREV的持续发展,未来增程技术的热效率提升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风险提示包括乘用车价格战、终端需求恢复低于预期以及增程车型推出节奏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