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电商业模式正迎来拐点,盈利稳定性有望提高,未来煤电行业将从电量电源转向容量电源。
- “十五五”期间电力供需格局将呈现电量宽松、电力紧张的态势,煤电利用小时数可能下降。
- 短期内关注点火价差和利用小时数,长期看好优质火电企业的股东回报,建议关注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等公司。
核心要点2该投资报告分析了电力行业的投资策略,特别是火电商业模式的变化及其盈利稳定性。
报告指出,“十五五”期间,电力供需格局将表现为“宽电量、紧电力”,即电量供需宽松而电力供需偏紧。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增长,火电的装机容量将保持平稳增长,但煤电发电量可能微降,利用小时数预计在2030年前后降至3500小时。
短期来看,火电的点火价差已接近底部,关注煤电企业的盈利弹性和困境反转。
预计未来2-3年,北方主要产煤区的火电供需将偏紧,点火价差在一些地区有所提高。
长期逻辑上,煤电将从电量电源转变为容量电源,盈利稳定性和股东回报有望提高。
预计到2024-2025年,多数地区可回收30%-50%的固定成本,2026年起全国回收比例不低于50%。
随着煤电机组折旧到期,容量电价将成为重要利润来源。
建议关注北方和东部地区的火电企业,尤其是资产质量优秀、估值较低的公司,如华能国际电力、华电国际电力等。
同时,需警惕火电供需恶化、燃料价格波动、市场化电价波动及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包括:华能国际电力股份(H)、华电国际电力股份(H)、华润电力(H)、大唐发电(H)、建投能源、国电电力、内蒙华电、陕西能源、浙能电力、皖能电力、江苏国信、申能股份、福能股份、宝新能源等。
推荐理由如下: 1. 短期内,火电行业的点火价差基本触底,关注煤电企业的盈利弹性及困境反转。
2. 预计“十五五”期间,煤电发电量持平微降,煤电利用小时数可能下降至3500小时,短期内北方主要产煤区火电供需偏紧,东部地区实现紧平衡。
3. 随着容量补偿和辅助服务市场的逐步完善,煤电行业盈利稳定性有望提高,未来煤电从电量电源向容量电源转型,盈利水平对点火价差的敏感性降低。
4. 预计2024-2025年,多数地区能够回收30%-50%的固定成本,2026年起全国回收比例不低于50%。
5. 现役煤电机组接近20年折旧年限后,容量电价将成为重要利润来源,辅助服务收入有望覆盖机会成本及带来合理收益。
6. 推荐关注火电供需格局良好、点火价差高的北方和东部地区火电企业,资产质量优秀、估值较低的火电企业将受益于未来盈利稳定性和股东回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