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标的:上海医药(601607) 推荐理由:公司持续推进提质增效,创新业务保持良好增长,研发管线有序推进。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增长,当前股价对应PE具吸引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在于研发和合作进展不及预期。
核心观点1- 上海医药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7.63亿元,归母净利润13.33亿元,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费用管控良好。
- 创新业务持续增长,进口总代和创新药业务分别实现销售收入86亿元和125亿元,均同比增长显著。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将稳步增长,维持“买入”评级,但需关注研发和合作进展的风险。
核心观点2上海医药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707.63亿元,同比增长0.87%。
其中,医药工业销售收入为58.85亿元,医药商业销售收入为648.78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13.33亿元,同比下降13.56%,工业板块贡献5.32亿元,商业板块贡献8.34亿元,参股企业贡献1.96亿元。
扣非净利润为12.63亿元,同比下降8.10%。
毛利率为10.25%,归母净利率为1.88%,扣非净利率为1.79%。
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为3.90%,管理费用率为1.87%,研发费用率为0.70%,财务费用率为0.53%。
在创新业务方面,进口总代业务销售收入为86亿元,同比增长9.0%;创新药业务销售收入为125亿元,同比增长23.2%;CS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89%;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收入为109亿元,同比增长6.9%。
医药工业的研发创新方面,多款产品获批,多个创新药研发正在推进中,包括I001、B001、B007等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良好。
在新品上市方面,常州制药厂的熊去氧胆酸胶囊和上药信谊药厂的奥美拉唑碳酸氢钠干混悬剂获得生产批文,另有8个产品申报生产。
同时,新增3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累计已有77个品种通过评估。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2025-2027年的营收分别为2903.88亿元、3053.49亿元和3212.4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01亿元、54.75亿元和60.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倍、12倍和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研发进度和合作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