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未来几个月可能加大政策力度应对产能过剩,但仅解决供给因素不足以应对通缩,需求更为重要。
- 投资者将当前形势与2015-16年的供给侧改革和再通胀进行比较,认为出口和房地产销售的回升对经济复苏更为关键。
- 目前抗通缩面临挑战,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低迷和贸易紧张局势影响出口,提振需求将更加困难。
核心观点2该投资报告的核心要点包括: 1. **政策导向**:中国政府将加强应对产能过剩的政策力度,反映出对内卷现象的重视。
2. **供需关系**:仅解决供给因素不足以应对通缩,需求的恢复同样重要。
3. **历史比较**:当前形势与2015-16年的供给侧改革和再通胀相似,后者在2016年9月成功摆脱通缩。
4. **需求驱动**:在2015-16年,强劲的出口和房地产销售是经济复苏的关键,而不仅仅是去产能。
5. **持久战**:本轮周期中,抗通缩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新兴行业中,私营部门的产能过剩占比高。
6. **结构性问题**: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贸易紧张局势对出口的影响,使得提振需求变得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