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生猪行业经历了5轮猪周期,供需错配和疫病政策扰动是主要因素,当前行业面临周期缩短和短期波动加剧的新特征。
- 后非洲猪瘟时代,政府调控和产业韧性增强成为核心,生猪养殖行业整体盈利中枢下移,成本控制能力将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
- 投资建议关注低成本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二线猪企,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同时需警惕疫病、价格波动及政策风险。
核心要点2
该报告分析了中国生猪行业的五轮猪周期,从2002年至2022年,周期大约为3~5年,主要由于供给端冲击导致的供需错配。
生猪产业的生产周期特性使得当前的产能影响未来10~12个月的需求,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与未来价格呈反向波动关系。
历史上每轮周期都伴随疫病或政策干扰,政府调控作用逐渐强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
后非洲猪瘟时代,生猪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周期特征发生变化,表现为周期缩短、短期波动加剧和产能韧性增强。
新的产业范式以政府精准调控、产业韧性和疫病防控体系升级为核心。
投资建议方面,报告维持农林牧渔行业“同步大市”评级,指出生猪行业整体盈利中枢面临下移,成本控制能力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建议投资者关注低成本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二线猪企,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和神农集团。
风险提示包括生猪疫病暴发、价格超预期下跌、政策与环保合规压力以及饲料原料价格波动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神农集团。
推荐理由: 1. 行业盈利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生猪价格波动幅度趋于收窄,短期波动加速,周期时长缩短,整体盈利中枢面临下移趋势。
2. 成本控制能力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行业内不同企业间的盈利分化将主要源于成本差异。
3. 拥有持续领先成本优势的企业将在行业盈利中枢下移的过程中获得更强的盈利韧性和份额扩张潜力。
4. 在后非瘟时代,生猪产业将趋于向低盈利中枢、短期价格波动加大、盈利强分化发展,因此建议聚焦低成本龙头和高成长性二线猪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