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轮全球周期即将启动,弱美元趋势明确,资金有望流向非美资产,尤其是中国核心资产。
- 重点关注三大方向:全球化企业、国产化科技制造新贵和产业整合中的龙头企业。
- 外资流入A股和港股的潜力依然存在,内资也在积极抢占定价权,整体市场有望挑战新高。
核心观点2
这份投资报告主要聚焦于中国核心资产在新一轮全球周期中的表现,分析了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及其对投资的影响。
以下是核心要点的总结: 1. **宏观经济背景**:全球博弈暂缓,中美政策逐步落地,弱美元趋势明确,资金有望流向非美资产,特别是中国的A股和H股市场。
2. **周期特征**:新一轮周期的开启与特朗普政策倾向及长期外汇多元化配置需求密切相关,预计资金将流入非美资产,尤其是中国核心资产。
3. **外资流动**:外资在A股的持有规模维持在高位,未来有望再度流入,ETF资金持续流入核心资产。
港股方面,内资在医药和消费领域的定价权显著提升。
4. **投资主线**: - **龙头化**:产业整合加速,龙头企业的利润集中度和现金流优势显著提升,关注受益于政策支持的装备制造、军工和电子行业。
- **国产化**:随着安全需求的增加,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国产替代进展加快,特别是在碳纤维、特种气体和工业机器人等核心赛道。
- **全球化**: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出海盈利质量保持高水平,海外收入占比显著增加。
5. **风险提示**:需关注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海外金融风险及历史经验失效等潜在风险因素。
整体来看,报告强调了中国核心资产在新一轮周期中的重要性,建议关注龙头企业、国产替代和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关注在全球竞争中具有显著优势的全球化企业。
- 投资于在国产化趋势中崛起的科技制造新贵。
- 看好在产业整合过程中淬炼出的产业龙头。
- 预计弱美元周期将开启,资金将流向非美资产,特别是AH股。
- 外资流出企稳,未来有望再度流入A股,ETF资金持续流入核心资产。
- 港股内资抢夺定价权,外资重视医药和消费领域。
- 龙头化特征将提升行业集中度,关注受益于政策支持的装备制造和内需消费。
- 国产替代进展显著,关注核心赛道的自给率提升。
- 全球化发展带来的盈利机会,特别是出海企业的高毛利水平。
- 风险提示包括美国经济衰退和海外金融风险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