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新能源车企交付量稳步增长,理想、零跑和小鹏等新势力表现突出,市场竞争加剧。
- 2025年智能化将成为行业引领趋势,车企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推动市场差异化竞争。
- 投资建议关注智能化布局领先的优质自主车企及相关零部件供应商,风险主要来自新车型销量和智能化落地进度的不确定性。
核心要点2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车企交付量持续增长,理想、问界等品牌表现突出。
理想交付58,513辆,同比增长16.2%;问界交付30,189辆,同比增长23.4%。
整体来看,7家新势力车企合计交付273,093辆,同比增长43.0%。
市场因年末冲刺目标和补贴到期而升温,预计1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约270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1.9%。
展望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大内需,预计车市将继续火爆。
智能化技术成为竞争关键,各车企加速智能驾驶技术落地,特别是小鹏和华为系的推进。
投资建议集中在智能化布局领先的车企,如比亚迪、吉利、小鹏、理想等。
此外,建议关注新势力产业链和智能化核心主线的相关企业。
风险提示包括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及智能化落地进度缓慢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包括比亚迪、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上汽集团和赛力斯。
推荐理由如下: 1. 智能化能力将成为车企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特斯拉FSD使用率的拐点显现,自主新势力城市辅助驾驶加速落地,小鹏开启全新商业模式,预计智能驾驶将迎来技术、用户接受度和商业模式的三重拐点。
2. 看好智能化布局相对领先、产品周期和品牌周期向上的优质自主车企,这些企业在智能化技术上具备竞争优势,有望在2025年形成差异化优势并获得销量的提升。
3. 零部件中期成长不断强化,电动智能重塑行业秩序,优质自主零部件供应商凭借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获得更多配套,同时卡脖子技术有望实现突破,全球化进程加快,打破外资垄断格局。
4. 建议关注新势力产业链相关公司,如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以及华为产业链相关公司,如沪光股份、瑞鹄模具、文灿股份、星宇股份。
5. 在智能化核心主线方面,建议关注智能驾驶相关企业如伯特利、德赛西威、经纬恒润,以及智能座舱相关企业如上声电子、继峰股份。
风险提示包括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车企新车型投放进度不达预期以及智能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