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报详细页

建投证券-【政策研究】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系列(四):保险资管行业赋能我国银发经济发展的机遇、挑战与路径-250727

研报作者:胡玉玮,杨旭泽 来自:建投证券 时间:2025-07-27 20:44:17
  •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研报类型
    (PDF)
  • 发布者
    cli****hao
  • 研报出处
    建投证券
  • 研报页数
    13 页
  • 推荐评级
  • 研报大小
    870 KB
研究报告内容
1/13

核心观点1

-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银发经济成为新的增长极,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正转型为养老生态的构建者。

- 保险资管通过优化养老金投资、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参与养老产业投融资,有效缓解“未富先老”问题。

- 面对内外挑战,保险资管需提升创新能力,借鉴国际经验,逐步推进战略转型,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核心观点2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银发经济逐渐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凭借资金的长期性、稳定性和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成为连接资金端与产业端的重要桥梁,正从“资金提供者”转型为“养老生态构建者”。

通过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创新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以及积极参与养老产业投融资,保险资管能够有效缓解“未富先老”的结构性矛盾。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5.6%,老年抚养比上升至22.8%,而养老财富储备仅占GDP的12%,显示出“未富先老”的挑战。

国家已将银发经济上升为战略重点,2024年将出台专项政策文件,推动养老金融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保险资管在银发经济中发挥核心作用,通过三大路径赋能:优化养老金金融领域的投资,拓展企业年金市场,创新个人养老金产品;在养老服务金融领域,开发以房养老、老年消费分期等工具;在产业金融领域,布局养老社区REITs和智慧养老科技投资,形成资金与服务的闭环。

然而,保险资管也面临内外双重挑战。

外部环境中,利率下行导致“资产荒”,养老支付能力不足限制市场需求,跨界运营需整合医疗、地产等多领域能力。

内部转型方面,需要通过负债端创新、投研能力升级和科技赋能提升竞争力。

国际经验显示,日本通过介护保险制度与全球化资产配置平衡了养老压力,其“服务+金融”模式为中国提供了借鉴。

未来,保险资管需从单一资金提供者转向生态构建者,分阶段推进战略转型,短期内完善养老金产品,中期培育另类资产投资与数字化能力,长期构建“保险+”生态联盟。

通过整合支付端与服务端资源,形成覆盖养老规划、健康管理、产业投资的完整价值链,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这一转型不仅关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应对中国老龄化挑战的关键金融基础设施。

风险方面,需关注政策落地效果、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波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及地缘政治对抗升级等因素的影响。

推荐给朋友: 收藏    |      
  •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