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C技术在量产功率上优于TOPCon,预计能提供更高的价值和超额盈利,特别是在分布式市场和高BOS成本地区。
- 随着规模化降本,BC的一体化成本有望与TOPCon持平,且投资回收期更短,成为扩产首选。
- BC在专利、设备和资金等方面的壁垒较高,预计超额盈利将维持更长时间,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企业。
核心要点2该投资报告主要分析了光伏行业中的BC(背接触)技术相较于TOPCon技术的优势及市场前景。
核心要点如下: 1. **功率优势**:BC量产功率比TOPCon高约30W,能够降低BOS成本,理论溢价在0.05元/W以上。
尽管TOPCon仍可提升效率,但需增加工艺复杂性和成本,预计与BC存在差距。
2. **成本与盈利**:BC在规模化降本后,其一体化成本有望与TOPCon持平,且超额盈利空间更大,投资回收期较短,成为扩产首选。
预计2025年BC组件市场将形成规模化销售。
3. **技术壁垒**:BC的专利、设备/工艺和资金壁垒高于TOPCon,主要由Maxeon、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掌握技术,延缓其他厂商的跟进。
4.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率先量产BC的厂商(如爱旭股份、隆基绿能),受益于BC扩产的设备厂商(如帝尔激光、拉普拉斯),以及辅材端的变化(如宇邦新材、广信材料)。
5. **风险提示**:需关注新电池技术迭代风险、BC降本不及预期及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报告的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仅供参考。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 1. 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这两家公司是率先量产BC技术的电池组件厂商,拥有先发优势,值得关注。
2. 帝尔激光、拉普拉斯:这两家公司是受益于BC扩产的设备厂商,随着新订单的增加,有望带来业绩和估值的弹性,建议关注。
3. 宇邦新材:该公司提供多金属复合焊带,有助于组件端降本,推荐关注。
4. 广信材料:关注辅材端增量绝缘胶的变化,重点推荐该公司。
推荐理由:BC技术在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中能够满足电池和组件效率要求,有望在2027、2028年成为行业主流,BC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将受益于这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