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在2025年上半年有望走出强劲的结构性牛市,主要受AI等科技重估及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轮动支撑。
- 主要推动因素包括地缘风险降温、人民币升值、香港金管局流动性投放以及南向资金加速流入。
- 下半年展望看好人民币国际化和港股作为人民币核心资产的长期价值,但需关注美元反弹和中美关系等短期波动风险。
核心观点2该投资报告分析了港股在2025年上半年的表现及其驱动因素,认为港股正在经历一轮结构性牛市。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地缘风险降温提升风险偏好、人民币升值增强港股盈利预期和外资信心、香港金管局通过投放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南向资金流入加速并提升话语权。
南向资金成为港股的重要支撑,主要集中在金融板块,但也开始向信息技术和通讯服务等领域多元化配置。
整体来看,港股的资金结构偏好金融和科技板块,周期类信心仍显不足。
展望下半年,报告指出在美元信用长期受损及人民币低估的背景下,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将继续支撑港股的韧性,人民币国际化和港股作为人民币核心资产的价值将成为长期看点。
短期内,市场情绪可能受中美关系改善、联储降息及行业基本面波动的影响,板块轮动仍将持续,建议关注涨幅较小且基本面改善的冷门板块。
长期来看,随着宏观政策的支持和改革深化,港股有望迎来新的重估机会,国家风险溢价有收敛潜力,内资定价权的提升将进一步放大重估空间。
风险提示包括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国内基本面下行超预期、以及特朗普可能重启关税带来的情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