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中国经济数据表现出韧性,企业利润在1-5月同比下滑1.1%,面临多重挑战。
- 主要原因是价格低迷和外需不确定性,导致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
- 政策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推动价格回升,企业盈利改善是市场稳健增长的关键。
核心观点2本报告重点分析了6月经济综述及企业盈利现状。
尽管全球贸易摩擦加剧,5月中国经济数据显示出较强韧性,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3%,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8%,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将维持在5.2%左右,全年实现5%增长目标难度不大。
然而,1-5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较上月下滑2.5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回升面临多重挑战。
企业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价格低迷,1-5月PPI累计同比下降2.6%,5月单月同比下降3.3%,导致工业企业利润率同比下跌4.24%。
供给端方面,制造业投资持续高于固定资产投资,产能扩张多集中于高技术领域,去产能难度大;需求端方面,外需受到美国库存回补、总需求不确定性和关税提升的影响,内需消费主要依赖以旧换新政策和“618”促销,但下半年财政刺激力度减弱,房地产修复动能疲软,对经济增长造成拖累。
在政策应对方面,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价格回升,以改善企业盈利状况。
债券市场具备配置价值,股票市场则受益于流动性改善和情绪修复,但稳健的慢牛趋势仍依赖企业盈利的持续改善。
风险提示包括:外需受贸易摩擦和地缘博弈的不确定性影响,内需消费依赖政策刺激且后续拉动可能减弱,价格低迷挤压企业盈利,新兴制造去产能难度大,政策效果尚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