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科创板“1+6”深化改革措施,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进一步支持科技企业融资。
- 改革包括板块分层、门槛调整、IPO审核优化等,旨在降低未盈利企业入市障碍,促进新兴科技企业发展。
- 在稳增长与调结构的背景下,科创板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关注半导体、新材料及创新药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2
本投资策略报告围绕科创板的深化改革及其对科技企业融资支持的进展展开。
以下是报告的核心要点: 1. **宏观背景**:在“新国九条”政策框架下,资本市场持续推进对科技企业的支持,科创板作为主要试验田,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改革措施。
2. **改革措施**: - 重启未盈利企业的第五套上市标准,允许未盈利企业进入科创成长层。
- 推出“1+6”改革措施,通过板块分层、门槛调整、IPO审核优化等方式,进一步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的融资。
3. **具体措施**: - 板块分层: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帮助投资者识别风险与成长性,降低企业入市障碍。
- 门槛调整:支持前沿科技领域企业的IPO,允许未盈利企业增资扩股。
- IPO审核优化:引入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标准,实施IPO预审机制,加速企业上市进程。
- 完善再融资制度:优化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提升再融资便利度。
- 丰富投资工具:推出更多科创板指数及ETF,研究科创板期权、期货。
4. **投资策略**:在稳增长和调结构的背景下,科创板将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重点关注半导体、新材料、创新药和新能源等领域的成长潜力。
5. **风险提示**:需关注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海外金融风险及历史经验失效等潜在风险。
总体来看,科创板的改革措施为未盈利科技企业提供了更为宽松的融资环境,助力其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关注科创板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 聚焦国产替代链条,特别是半导体、新材料和信创领域的成长潜力。
- 关注出海链,重点投资创新药突破和新能源等具备机电优势的企业。
- 利用科创板的深化改革措施,支持未盈利企业融资,降低投资风险。
- 关注科创板指数及ETF的丰富化,促进中长期资金向科技企业集聚。
- 注意潜在风险,包括美国经济衰退和海外金融风险的影响。